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字源》异体 帬

详细解释
  • qun2古指下裳,今专指裙子

  • qun2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IPA国际字符集

クン,グン;も,もすそ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字部】

〔古文〕𧛬【唐韻】【韻會】渠云切【集韻】衢云切,𠀤音羣。

【說文】下裳也。

【釋名】裙,羣也,連接裾幅也。

【張華·白紵歌】羅裙飄颻昭儀光。

 又中裙,近身衣也。

【史記·萬石君傳】取親中裙厠牏身自浣滌。

 又鼈甲邊曰裙。

【五代史補】僧謙光有才辨,飮酒食肉。嘗云:但願鵞生四掌,鼈留兩裙足矣。

 【韻會】本作帬。

【類篇】作裠。 說文(121)

叶典

拼音qun2

①一种围在腰以下的服装:~子。~钗。筒~。连衣~。百褶~。

②像裙子的东西:墙~。鳖~。~礁(海岸边的珊瑚礁)。

异体:帬 裠 𢂽 𢃆 𧛬 𫌔 ,𬡝

异体:帬 裠 𢂽 𢃆 𧛬 𫌔 ,𬡝

其他解释

 略說: 秦簡和小篆作「帬」,從「巾」,「君」聲。《說文》或體「裠」從「衣」。「裠」寫作左右結構即現在通行的「裙」。「裙」的本義是下裳,即腰部以下的服裝。

72 字

 詳解: 秦簡和小篆作「帬」,從「巾」,「君」聲。《說文》或體「裠」從「衣」。「衣」和「巾」是義近形符。「裠」是上下結構,寫成左右結構即現在通行的「裙」。「裙」的本義是下裳,即腰部以下的服裝。《說文》:「帬,下裳也。从巾,君聲。裠,帬或从衣。」又《釋名.釋衣服》:「裙,下裳也。裙,群也,連接群幅也。」如《睡虎地秦簡.封診式》簡68:「衣絡襌襦、帬各一,踐。」意謂身穿絡製的短衣和裙各一件,赤足。又如《三國志.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管)寧常著皁帽、布襦袴、布裙,隨時單複,出入閨庭,能自任杖,不須扶持。」

  「裙」也表示帽緣周圍垂下的薄紗。如《隋書.禮儀志》:「帽,自天子下及士人,通冠之。……又有繒皁雜紗為之,高屋下裙,蓋無定準。」《新唐書.五行志》:「永徽後,乃用帷帽,施裙 及頸,頗為淺露。」

  「裙」還表示鱉甲邊緣的肉質部分。《正字通.衣部》:「裙,鱉甲邊曰裙。」南宋洪邁《夷堅志.丁志.王從事妻》:「憶亡妻在時,最能饌此。每治鼈裙,去黑皮必盡,切臠必方正。」清代李漁《閑情偶寄.飲饌.肉食》:「新粟米炊魚子飯,嫩籚筍煮鱉裙羹。」467 字相關漢字: 帬,巾,君,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