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字源》形声

详细解释
  • ao3折;折断

  • ao4违;不顺

  • niu4固执;倔强 如:执拗;违拗

  • niu4扭;拧

  • niu4扭曲;弯曲

  • yu4抑制

IPA国际字符集

オウ,ヨウ,ユ,イク,ユウ;すねる,ねじけ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於絞切【正韻】於巧切,𠀤坳上聲。

【說文】手拉也。

【增韻】折也。

【尉繚子】拗矢折矛。

【王令詩】低樹狂貌日摧拗。

 又【韻會】【正韻】𠀤於教切,坳去聲。拗戾,固相違也。

【朱子·語類】王臨川天資亦有拗强處。

【李綽秦中歲時記】初冬納文書,却謂之選門閉。四月選事畢,却謂之選門開。選人名在令史前,謂之某家百姓。狀在判後,又却須黏在判前,因名四拗。

 又【集韻】於交切,音坳。義同。

 又【集韻】【正韻】𠀤乙六切,音郁。抑也。

【班固·西都賦】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註】禽獸十分殺其二三,抑士卒怒以少息焉。

 又【集韻】於糾切,幽上聲。義同。 說文(121)

叶典

㈠拼音ao3。弯曲使断,折:竹竿~断了。

㈡拼音ao4。不顺,不顺从:~口。~口令。

㈢拼音niu4。固执,不驯顺:执~。~不过他。

异体:抝 㑃 𢰃 𢱇 𢲷 𫼡

异体:抝 㑃 𢰃 𢱇 𢲷 𫼡

其他解释

 略說: 從「手」,「幼」聲,本義為折斷。

16 字

 詳解: 從「手」,「幼」聲,本義為折斷。《說文》:「手拉也。从手,幼聲。」《尉繚子‧制談》:「將已鼓,而士卒相囂,拗矢,折矛,拖戟,利後發,戰有此數者,內自敗也。」

  「拗」可表示不順。唐元稹〈哭女樊四十韻〉:「和蠻歌字拗,學妓舞腰輕。」

  「拗」也表示違反。唐韓愈〈答孟郊〉:「古心雖自鞭,世路終難拗。」

  「拗」還表示固執、倔強。《朱子語類》卷二十:「大概江西人好拗,人說臭,他須要說香。」

  「拗」亦表示扭曲、彎曲。《清朝野史大觀‧清朝史料‧書麻城獄》:「兒頸拗,胞不得下。」

  「拗」還指抑制。《文選‧班固<西都賦>》:「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李善注:「拗,猶抑也。於六切。」 290 字相關漢字: 手,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