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字源》形声

详细解释
  • liu3木名 柳属植物的泛称 杨柳科,落叶乔木或灌木 枝条柔韧,叶狭长 种子有毛 柳有多种,常见的有垂柳、红皮柳等

  • liu3聚集

  • liu3古代整套棺盖饰的总称

  • liu3丧车 也泛指车

  • liu3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八颗 也作=咮咮

  • liu3古代五声“羽”的别名

  • liu3用同=綹 量词 常用于发、须等线状物綹

  • liu3通=瘤(liu2) 瘤子瘤

  • liu3古州名 唐代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亦为柳州市的简称

  • liu3姓

IPA国际字符集

リュウ,ル;やなぎ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古文〕丣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九切,留上聲。

【說文】小楊也。本作桺。从木丣聲。

【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又柳谷,日入處。

【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徐廣云:柳谷。

【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又車也。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李奇曰:大牛車爲柳。鄧展曰:喪車爲柳。

 又【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迭,羽謂之柳。

 又侯國名。

【前漢·地理志】屬渤海郡。又姓。

【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氏。○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折柳樊圃,《陳風》東門之楊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本草》云: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正字通》據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二,非。 說文(121)

叶典

拼音liu3

①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条。~絮。~暗花明。

②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③姓。

异体:栁 桞 桺 橮 柳 𣒘 𣓠 𬂪

异体:栁 桞 桺 橮 柳 𣒘 𣓠 𬂪

其它释义:越南字释义

异体:

异体:

其他解释

 略說: 從「木」,「卯」聲,本義為小楊樹(許慎)。

21 字

 詳解: 從「木」,「卯」聲,本義為小楊樹(許慎)。《說文》:「桺(柳),小楊也。從木,戼聲。戼,古文酉。」按「戼」為「卯」的異體,並非「酉」的古文。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楊之細莖小葉者曰柳。」《本草綱目.木部.柳》:「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陳邦懷則以為柳於二月枝條皆綠,《說文》:「卯,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故「柳」從「卯」聲。「柳」得聲之由未有定論,現姑備二說。甲骨文與散氏盤「柳」字「木」上「卯」下,與南宮柳鼎及小篆左「木」右「卯」之結構不同。

  甲骨文「柳」字用作地名,《合集》36526:「柳邑。」《英藏》2566:「其于七月射柳兕」,指於七月射柳地之兕。

  金文「柳」用作人名,南宮柳鼎:「王乎(呼)乍(作)册尹册令(命)柳」,指王命令負責冊命的官吏長冊封柳。另,散氏盤:「至于邊柳。」「邊柳」為地名。

  秦陶文:「咸亭當柳恚器。」「當柳」為地名。

  秦簡「柳」字用作本義,指柳樹。《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司空》簡131:「令縣及都官取柳及木楘(柔)可用書者,方之以書。」全句指令縣及都官用柳木或其他質柔可以書寫的木材,削成木方以供書寫。參見「方」。

  傳世古籍中「柳」亦有用作本義。《詩.齊風.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毛亨傳:「柳,柔脆之木。」鄭玄箋:「柳木之不可以為藩,猶是狂夫不任挈壺之事。」全句指柳樹不可以充當樊籬,就好像狂夫不能勝任提壺報時的事。另「柳」有聚集的意思,《尚書大傳》卷一:「秋祀柳穀華山」,指秋祀時把穀物聚集到華山。鄭玄注:「柳,聚也,齊人語。」古代把整套棺蓋的飾物稱作「柳」,《釋名.釋喪制》:「其蓋為柳。柳,聚也。眾飾所聚,亦其形僂也。」

  曾侯乙墓出土漆盒蓋朱書二十八宿名有「梄」,而《呂氏春秋.有始》作「柳」。《爾雅.釋天》:「咮謂之柳。」郭璞注:「咮,朱鳥之口。」按「柳」即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八顆,郝懿行義疏:「柳者,八星曲頭垂似柳。」814 字相關漢字: 木,卯,戼,酉,方,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