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亭郵表也。從木。𠄢聲。

  • 《字源》形声

详细解释
  • huan2本指古代邮亭旁边用为表识的柱子,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 huan2大

  • huan2忧

  • huan2盘桓

  • huan2木名 叶似柳,皮黄白色

  • huan2水名 即今白龙江 发源于甘肃省西倾山

  • huan2山名 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

  • huan2姓

IPA国际字符集

カン,ガン;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官切,音丸。

【說文】郵亭表也。

【徐曰】表雙立爲桓。漢法,亭表四角建大木,貫以方板,名曰桓表,縣所治兩邊各一。

【前漢·尹賞傳】葬寺門桓東。

 又斲木如石𥓓四植謂之桓,以下棺也。

【禮·檀弓】三家視桓楹。

 又【周禮·春官】公執桓圭。

 又桓桓,武貌。

【書·牧誓】尚桓桓。

【詩·魯頌】桓桓于征。

 又盤桓,難進貌。

【易·屯卦】盤桓利居貞。

 又水名。

【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又【諡法】辟土服遠,克敬勤民,皆曰桓。

 又【方言】桓,憂也。

 又木名。

【郭璞云】葉似柳,子似楝。

【玉篇】皮黃白色。

【山海經】袟周之山木多桓。

 又【酉陽雜俎】無患木,一名桓。

 又盤桓,髻名。

【古今註】長安婦人好爲盤桓髻。

 又姓。

【姓苑】望出譙郡,漢有桓榮。

 又叶敕倫切,音櫄。

【漢高彪詩】古之君子,卽戎忘身。明其果毅,尚其桓桓。

 又叶王權切,音圓。

【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以盤桓。還音旋。


考證:〔【禮·王制】三家視桓楹。〕 謹照原書王制改檀弓。〔【書·武成】尚桓桓。〕 謹照原書武成改牧誓。〔【方言】桓桓,憂也。〕 謹照原文省一桓字。 說文(121)

说文解字

亭郵表也。[檀弓注曰。四植謂之桓。按二植亦謂之桓。一柱上四出亦謂之桓。漢書。瘞寺門桓東。如淳曰。舊亭傳於四角面百步。築土四方。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餘。有大板貫柱四出。名曰桓表。縣所治夾兩邊各一桓。陳宋之俗言桓聲如和。今猶謂之和表。師古曰。卽華表也。孝文紀。誹謗之木。服䖍曰。堯作之。橋梁交午柱。崔浩以爲木貫柱四出名桓。]從木。𠄢聲。[故官切。十四部。釋訓曰。桓桓、威也。]

叶典

拼音huan2

①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表。

②大:~治(大治)。

③“~~”威武的样子,如“~~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④姓。

异体:𣒯 𬕠

异体:𣒯 𬕠

其他解释

 略說: 從「木」,「亘」聲。本義是古代郵亭旁邊用為標誌的木柱,後來泛指立於各處起標誌作用的木柱。

44 字

 詳解: 從「木」,「亘」聲。本義是古代郵亭旁邊用為標誌的木柱,後來泛指立於各處起標誌作用的木柱。《說文》:「桓,亭郵表也。从木,亘聲。」徐鍇繫傳:「古者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郵,過也,所以止過客也。表雙立為桓。」如《墨子.備城門》:「時令人行貌封,及視關入桓淺深。」孫詒讓閒詁:「桓蓋門兩扉旁之直木。」《漢書.酷吏傳》「瘞寺門桓東」,意謂(屍體)埋葬在官署門外桓柱東面。

  「桓桓」表示威武貌。如《尚書.牧誓》:「勗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于商郊。」孔傳:「桓桓,武貌。」又《詩.魯頌.泮水》:「桓桓于征,狄彼東南。」

  「桓」也是山名,《戰國策.齊策五》:「昔者齊燕戰於桓之曲,燕不勝。」鮑彪注:「《家語》所謂桓山,蓋在齊魯之間。」又是水名,《水經注.桓水》:「桓水出蜀郡岷山,西南行羌中,入于南海。」又是木名。《玉篇.木部》:「桓,桓木,葉似柳,皮黃白色。」384 字相關漢字: 木,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