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篆文㪿。从手。

  • 《字源》会意 从斤,从断木,会以斧斤断木之意

  • 《漢多》甲骨文從「戈」,「才」聲,是兵災的「災」的初文,參見「災」。斷開的木後來訛變為二「屮」。二「屮」或寫作相連之形,至小篆二「屮」形改寫為形近的「手」。後期金文或於二「屮」形中間加兩短橫,以示斧斤折斷草木之處,與戰國竹簡、《說文》籀文形體相同。

详细解释
  • zhe2折断;弄断 如:骨折;折戟沉沙

  • zhe2判断;裁决

  • zhe2屈从

  • zhe2减损

  • zhe2死,多指早死 如:夭折

  • zhe2毁掉

  • zhe2阻止;挫败 如:百折不挠

  • zhe2折磨

  • zhe2责难,指斥

  • zhe2折服

  • zhe2弯曲

  • zhe2(禾苗)倒状

  • zhe2回旋;返转 如:转折;走到半路,又折回来

  • zhe2书法用笔方法之一 横画欲左先右,往右回左;直画欲上先下

  • zhe2汉字笔画名 如:横、竖、撇、点、折

  • zhe2摘取;掐取

  • zhe2开采

  • zhe2握持

  • zhe2折合;抵换 如:折价;折租

  • zhe2折扣,按原数减去其中的成数

  • zhe2倾斜容器,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 zhe2戏曲名词 元、明杂剧剧本中的一个段落,每剧大都四折 相当于现代话剧中的一幕或一场,其中可单独演出的一折,叫“折子戏”

  • zhe2古时封土为坛进行祭地的处所

  • zhe2古葬具,如床无脚

  • zhe2古地名

  • zhe2同=摺 今为“摺”的简化字 1.折叠 2.折子 如:钱折;奏折 3.绉纹;绉折摺

  • zhe2通=窒(zhi4) 堵塞窒

  • zhe2姓

  • she2断 如:棍子折了

  • she2亏损

  • ti2[折折]安逸舒适的样子

  • zhe1翻转 如:折跟头

IPA国际字符集

セツ,シャク,ゼツ,テイ,セイ,ダイ,セチ;おる,おり,おれる,くじく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𠀤音浙。拗折也。

【詩·鄭風】無折我樹𣏌。

【周語】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於是乎有折俎。

 又斷之也。

【易·賁象】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

【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斷訟獄。

 又折中也。

【前漢·貢禹傳】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

 又曲也。

【禮·玉藻】折還中矩。

【註】曲行宜方。還亦作旋。

【史記·灌夫傳】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

 又屈也。

【前漢·伍被傳】折節下士。

 又挫也。

【史記·項羽紀】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

【前漢·蒯通傳】漢王一日數戰,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

 又止也。

【詩·大雅】予曰有禦侮。

【傳】武臣折衝曰禦侮。

【疏】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

 又直指人過失也。

【史記·呂后紀】面折廷諍。

 又毀也。

【易·說卦】兌爲毀折。

【前漢·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兩家常折券棄責。

【註】折毀之,棄其所負。

 又封土爲祭處曰折。

【禮·祭法】瘞埋于泰折,祭地也。

【註】折,昭晢也,必爲昭明之名,尊神也。又【前漢·郊祀志註】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

 又短折,不祿也。

【書·洪範】六極。一曰凶短折。

【疏】未齓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

【前漢·五行志】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

【又】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

 又葬具也。

【儀禮·旣夕】折橫覆之。

【註】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爲之,如牀而無簀,加之壙上,以承抗席。

 又地名。

【春秋·桓十一年】柔會宋公,𨻰侯,蔡叔,盟于折。

 又姓。

【後漢·方術傳】折象,其先封折侯,因氏焉。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食列切,音舌。

【說文】斷也。

【廣韻】斷而猶連也。

【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

【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

【註】折損筋骨也。

【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又【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𠀤音題。

【禮·檀弓】吉事欲其折折爾。

【註】安舒貌。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征例切,音制。亦斷之也。

【班固·西都賦】許少施巧,秦成力折。掎僄佼,㧖猛噬。

【註】許少,古捷人。秦成,壯士也。

 又【集韻】時制切,音逝。亦曲也。

【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

【疏】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

【陸德明·音義】折,之列反,一音逝。

【屈原·離騷】何瓊佩之偃蹇兮,衆薆然而蔽之。惟此黨人之不亮兮,恐嫉妒而折之。

【註】沈重曰折。

 《說文》作𣂚,从斤斷艸。籀文作𣂹,从艸在仌中,冰寒故折。隸从手从斤。


考證:〔【禮·祭法】瘞埋于泰折,祭地也。

【註】折,昭晳也。〕 謹照原文晳改晢。 說文(121)

说文解字

篆文㪿。从手。[按此唐後人所𡚶增。斤𣃔艸、小篆文也。艸在仌中。籒文也。從手從斤、隷字也。九經字㨾云。說文作㪿。隷省作折。類篇、集韵皆云隷從手。則折非篆文明矣。]

叶典

㈠拼音zhe1。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

㈡拼音zhe2。

①断,弄断:~断。~桂(喻科举及第)。~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②幼年死亡:夭~。

③弯转,屈曲:曲~。转~。周~。~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④返转,回转:~返。

⑤损失:损兵~将。

⑥挫辱:~磨。挫~。百~不挠。

⑦减少:~寿(减少寿命)。~扣。

⑧抵作,对换,以此代彼:~合。~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⑨心服:~服(a.信服;b.说服)。

⑩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子戏。

⑾判决:~狱。

㈢拼音zhe2。

【摺】的简体字。

①折叠:~尺,~纸游戏。

②折子:奏~,存~。

㈣拼音she2。

①断,绳子~了。

②亏损:~本生意。

③姓。

异体:

㈢摺 㪿 𣂚 𣂟 𣂫 𣂲 𣂹

异体:

㈢摺 㪿 𣂚 𣂟 𣂫 𣂲 𣂹

其他解释

 略說: 甲金文從「斤」從斷木,會以斧頭砍斷樹木之意。本義是折斷。

28 字

 詳解: 甲骨文從「戈」,「才」聲,是兵災的「災」的初文,參見「災」。斷開的木後來訛變為二「屮」。二「屮」或寫作相連之形,至小篆二「屮」形改寫為形近的「手」。後期金文或於二「屮」形中間加兩短橫,以示斧斤折斷草木之處,與戰國竹簡、《說文》籀文形體相同。

  甲骨文用作地名,《合集》7924:「才(在)折」。

  金文表示折斷,虢季子白盤:「折首五百」,表示砍了五百人的頭。又表示閉口,毛公鼎:「母(毋)折緘」,即不要閉口不言,《孔子家語.賢君》:「忠士折口,逃罪不言」,王肅注:「折口,杜口」(于省吾)。

  戰國竹簡通假為「哲」,表示賢能,《清華簡一.皇門》簡2:「昔才(在)二又(有)或(國)之折(哲)王」,意謂以往夏、商二朝聰慧賢能的君王。又通假為「制」,《上博竹書一.緇衣》簡14:「折(制)以型」,表示用刑罰來制裁人民。

  《說文》:「𣂚,斷也。从斤斷艸。譚長說:𣂹,籀文𣂚,从艸在仌中,仌寒故折。折,篆文𣂚从手。」405 字相關漢字: 斤,戈,才,災,屮,手,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