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禽獸之骨曰骼。从骨。各聲。

详细解释
  • ge2禽兽的骨 引申为骨的通称

  • ge2牲畜的后胫骨

IPA国际字符集

カク,キャク;

康熙字典

【亥集上】【骨字部】 【唐韻】古伯切【集韻】【韻會】【正韻】各頟切,𠀤音格。

【說文】禽獸之骨曰骼。

【周禮·秋官·蜡氏疏】言骼骴者,凡人物皆是。

【禮·月令】掩骼薶胔。

【註】骨枯曰骼。

【釋文】露骨曰骼。

 又【集韻】剛鶴切,音各。

【類篇】牲後脛骨。

【儀禮·特牲饋食禮】舉骼及獸魚如初。又【有司徹羊骼註】古文骼爲胳。

【九經韻覽】骼或作髂。 說文(121)

说文解字

禽獸之骨曰骼。[按骨當作髖。許據禮十七篇。故云禽獸之髖曰骼也。禽者走獸緫名。儀禮多言肫骼。肫亦作膞。皆說文之腨字也。骼亦作胳。於人曰髖也。髖者、髀上也。牲前足體三。曰肩、曰臑、曰臂。臑於人爲厷。肩下臂上也。後足體三。曰骼、曰髀、曰腨。禮髀賤不升。故經多言肩臂臑膞骼。臑在臂上。骼在肫上。而先言臂肫者、葢四胑以下爲貴也。骼是本字。至埤蒼乃作髂。廣雅、字林變作䯊。又或作?。魚虞歌麻通轉之故也。云曰骼曰骴者、所以別人禽之異名。肉部曰。臂、羊豕曰臑。是其例也。許據十七篇爲言。故不敢謂骼爲人骨也。月令。孟春掩骼薶骴。鄭云。骨枯曰骼。肉腐曰骴。蔡云。露骨曰骼。有肉曰骴高注吕覽云。白骨曰骼。有肉曰髊。注淮南同。皆不言骼骴爲禽獸之骨也。則亦未嘗不可通用矣。]从骨。各聲。[古覈切。廣韵古伯切。古音在五部。]

叶典

拼音ge2骨头:骨~(亦作“骨胳”)。

异体:𬴒

异体:𬴒

其他解释

 略說: 從「骨」,「各」聲。《說文》以為本義是禽器之骨。

24 字

 詳解: 從「骨」,「各」聲。《說文》以為本義是禽器之骨。《說文》:「骼,禽獸之骨曰骼。从骨,各聲。」段玉裁以為「骨」當作「髖」,注云:「骼亦作胳,於人曰髖也。髖者,髀上也。牲前足體三,曰肩,曰臑,曰臂。臑於人為厷,肩下臂上也。後足體三,曰骼,曰髀,曰腨。」按段注以為「骼」的本義即牲畜的後脛骨。《集韻.鐸韻》:「骼,牲畜後脛骨,通作胳。」如《儀禮.少牢饋食禮》:「肩、臂、臑、膞、骼。」鄭玄注:「膊、骼,股骨。」段注可備一說。

  「骼」引申表示枯骨、屍骨。如《禮記.月令》:「掩骼埋胔。」鄭玄注:「骨枯曰骼,肉腐曰胔。」意謂收葬暴露於野的屍骨。《文選.謝惠連〈祭古冢文〉》:「祠骸府阿,掩骼城曲。」

  「骼」也泛指骨頭。《廣雅.釋器》:「骼,骨也。」如唐代杜甫〈瘦馬行〉:「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牆。」現代漢語中也表示人的骨架。361 字相關漢字: 骨,各,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