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常削幅謂之纀。从糸。僕聲。

详细解释
  • pu2古代深衣(诸侯、大夫、士家居所穿之衣)的下裳

  • fu2同=幞 包帕;头巾幞

IPA国际字符集

ホク,ブク; {"辞書類等による関連字": ["幞"]}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木切,音卜。

【說文】裳削幅也。

【爾雅·釋器】裳削幅謂之纀。

【玉篇】作𦄾。

【廣韻】同襆。

 又【集韻】逢玉切,音幞。帕也。 說文(121)

说文解字

常削幅謂之纀。[爾雅釋器文也。郭云。削殺其幅、深衣之裳也。按許書之削當作消。纀之言僕也。僕之言附也。]从糸。僕聲。[博木切。三部。]

叶典

㈠拼音pu2。古时官吏们在家所穿的衣服的下裳。

㈡拼音fu2。古同【幞】。

异体:

异体:

其它释义:越南字释义

同【𦄾】字。

其他解释

 略說: 中國古代男女通用的「深衣」經裁剪後的下擺。

21 字

 詳解: 《爾雅‧釋器》:「裳削幅謂之纀。」郭璞注:「削殺其幅,深衣之裳。」

  所謂「深衣」是中國古代的禮服,以「被體深邃」而得名。《禮記·深衣》:「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這種服式之制式《禮記》有明確規範:「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續衽鉤邊,要縫半下;袼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深衣在古代用途甚廣,是經濟而莊重的便服,故曰:「聖人服之……先王貴之……完且弗費,善衣之次」。除「大人」如統治者可以穿著外,平民百姓亦可於重要場合用作用「吉服」。深衣的使用可謂源遠流長,直到清末削髮易服後才被取代。宋代的朱熹,清代的黃梨洲都曾對「深衣」有研究。深衣除通行於中外|亦傳到了日本和韓國,因而發展出當地別有特色的民族服飾。33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