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辭也。从示。司聲。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

  • 《字源》形声

详细解释
  • ci2祭名 春祭

  • ci2得福谢神

  • ci2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

  • ci2祠禄的省称 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官观,无职事,但借名食俸禄,谓之祠禄,省称为祠

  • ci2通=辭 辞令辭

  • si4同=祀祀

IPA国际字符集

シ,ジ;ほこら,まつる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字部】 【唐韻】似兹切【集韻】【韻會】【正韻】詳兹切,𠀤音詞。祭也。

【詩·小雅】禴祠烝嘗。

【公羊傳·桓八年】春曰祠。

【註】祠,猶食也,猶繼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之,故曰祠,因以別死生。

 又報賽也。

【周禮·春官】小宗伯禱祠於上下神示。

【註】求福曰禱,得求曰祠。

 又神祠。

【史記·封禪書】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云。

 又廟也。

【朱子·家禮】君子將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

【司馬光·文潞公家廟𥓓】先王之制,天子至官師皆有廟。秦尊君𤰞臣,無敢營宗廟者。漢世多建祠堂於墓所。

 又生祠。

【史記·萬石君傳】慶爲齊相,大治,爲立石相祠。

 又祠官。

【朱子·語錄】王介甫更新法,慮天下議論不合,於是甁爲宮觀祠祿,以待異議之人。

 又叶祥吏切,音劑。

【張衡·東京賦】春秋改節,四時迭代。蒸蒸之心,感物增思。躬追養於廟祧,奉烝嘗與禴祠。代叶地,思叶四。 唐韻(751)

说文解字

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辭也。[上言祠司命。故次以祠。辭與祠曡韵。周禮。以祠春享先王。公羊傳曰。春曰祠。注。祠猶食也。猶繼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之。故曰祠。許與何異。]从示。司聲。[似茲切。一部。]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此引月令證品物少、多文辭也。禮記祠作祀。吕覽同。淮南作祭。及、禮記吕覽淮南皆作更。鄭曰。更猶易也。高誘曰。更、代也。以圭璧皮幣代犧牲也。說文祠、及二字疑皆字之誤。或曰。漢時月令、鄭君謂之今月令。或與記不同。說文𩅉雨、舫人皆今月令也。○江沅曰。言用不用、代義已瞭。或更字卽及字義。許據本作及也。鄭訓易、高訓代、寘圭壁皮幣中間。似未妥。]

叶典

拼音ci2

①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堂。~庙。宗~。

②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

异体:

异体:

其他解释

 略說: 金文從「示」,「司」聲,表示祭祀。

17 字

 詳解: 金文從「示」,「司」聲,表示祭祀,趙孟庎壺:「以為祠器」,中山王圓壺:「雨(𩁹)祠先王」。《爾雅.釋詁》:「祠,祭也。」《書‧伊訓》:「伊尹祠于先王。」陸德明釋文:「祠,祭也。」孔穎達疏:「祠則有主有尸,其禮大;奠則奠器而已,其禮小。奠祠俱是享神,故可以祠言尊。」

  「祠」也表示祭名,即春祭。《說文》:「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詞也。从示司聲。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詩‧小雅‧天保》:「禴祠烝嘗。」毛傳:「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嘗,冬曰烝。」

  得福而後祭神報謝也稱為祭。《周禮‧春官‧小宗伯》:「大災,及執事禱祠于上下神示。」鄭玄注:「求福曰禱,得求曰祠。」

  「祠」還能表示祠堂、廟宇。漢袁康《越絕書‧德序外傳記》:「越王句踐既得平吳,春祭三江,秋祭五湖,因以其時為之立祠,垂之來世,傳之萬載。」357 字相關漢字: 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