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水轉穀也。从水。𣍘聲。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

  • 《字源》形声

详细解释
  • cao2通过水道运输(粮食或其他物资)如:漕运;漕粮

  • cao2明、清田赋的一种 征纳谷米,由水路运往京师供官军食用,称为漕赋或漕粮 后也改为折银征收

  • cao2指车、船

  • cao2古邑名 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 也作=曹曹

  • cao2姓

  • cao4方言 蜀江险地名

IPA国际字符集

ソウ,ゾウ,シュ;こぐ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在到切,曹去聲。

【說文】水轉轂也。一曰人之所乗及船也。

【前漢·武帝紀】穿漕渠通渭。

【註】水轉曰漕。

 又水運曰漕。

【史記·蕭相國世家】轉漕給軍。

 又姓。

【史記·游俠傳】西河漕中叔。

 又【廣韻】昨勞切【集韻】【韻會】【正韻】財勞切,𠀤音曹。衞邑名。

【詩·邶風】土國城漕。

 又【集韻】徂侯切,音鯫。亦水運也。 說文(121)

说文解字

水轉穀也。[穀各本譌轂。今依韵會、平準書索隱、蕪城賦注訂。如淳漢書注曰。水轉曰漕。百官志曰。大倉令主受郡國傳漕穀。]从水。𣍘聲。[在到切。古音在三部。]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乘下疑奪車字。葢車亦得稱漕。或云及葢誤字。按史記索隱作一云車運曰轉、水運曰漕十字。當從之。]

叶典

拼音cao2利用水道转运粮食:~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粮。~河。~渠。~船。

异体:𤅍

异体:𤅍

其他解释

 略說: 從「水」,「曹」聲。本義是以水道運送糧食。

21 字

 詳解: 從「水」,「曹」聲。本義是以水道運送糧食。今本《說文》:「漕,水轉轂也。」當依段玉裁、桂馥等改為「水轉穀」。例子如《管子.輕重戊》:「齊即令隰朋漕粟於趙。」《戰國策.魏策一》:「粟糧漕庾,不下十萬。」鮑彪注:「漕,水運。庾,水漕倉。」

  「漕」後泛指水路運輸。如《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臣前部士入山,伐材木大小六萬餘枚,皆在水次……冰解漕下。」顏師古注:「漕下,以水運木而下也。」《隋書.食貨志》:「故東發潼關,西引渭水,因藉人力,開通漕渠,量事計功,易可成就。」

  「漕」也表示供運輸的河道。如《文選.班孟堅〈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潰渭洞河。」又《文選.潘安仁〈西征賦〉》:「交渠引漕,激湍生風,乃有昆明池乎其中。」

  「漕」是春秋時衛邑,在今河南省滑縣東南。如《詩.邶風.擊鼓》:「土國城漕,我獨南行。」毛傳:「漕,衛邑。」又《詩.鄘風.載馳》:「驅馬悠悠,言至于漕。」

  「漕」也是明、清時期一種田賦,徵納穀米後由水路運往京師,又稱「漕賦」、「漕糧」。如清代魏源〈籌漕篇上〉:「舊漕變價,新漕折銀,可乎?」徐珂《清稗類鈔.屯漕類.蘇漕》:「明初,虐待吳人,民田每畝,於丁糧之外,別徵冬米,後謂之漕,官書尚稱米,所謂正兌米、改兌米是也。」525 字相關漢字: 水,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