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十合也。从斗。象形。合龠爲合。龠容千二百黍。

  • 《字源》异体 昇

  • 《字源》象形 (林义光):升斗所象形同,加一划为别耳

详细解释
  • sheng1上升 如:升旗;升学;升官

  • sheng1登;上

  • sheng1成熟

  • sheng1进献,进奉

  • sheng1古祭祀时将祭牲放入鼎中

  • sheng1量具

  • sheng1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斗的十分之一,合的十倍

  • sheng1体积单位 1升等于1立方分米

  • sheng1古代区别布的粗细所用的计算单位,其作用类似今天计算纱线的“支”

  • sheng1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x,巽下坤上

  • sheng1姓

IPA国际字符集

ショウ;ます,のぼる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十字部】 【唐韻】識蒸切【集韻】【韻會】書蒸切,𠀤音陞。

【說文】籥也。十合爲升。

【前漢·律歷志】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徑一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龠十爲合,合十爲升。又成也。

【禮·樂記】男女無辨則亂升。又【廣韻】布八十縷爲升。

【禮·雜記】朝服十五升。又卦名。

【易·升卦】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又降之對也。

【書·畢命】道有升降。

【註】猶言有隆有汙也。又登也,進也。

【詩·小雅】如日之升。

【易·坎象】天險不可升也。又【前漢·梅福傳】民有三年之儲曰升平。 說文(121)

说文解字

十合也。[十合各本作十龠。誤。今正。律曆志曰。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斗。十斗爲斛。而五量嘉矣。作十龠則不可通。古經傳登多作升。古文叚借也。禮經注曰。布八十縷爲升。升字當爲登。今之禮皆爲升。俗誤已行久矣。按今俗所用又作陞。經有言升不言登者、如周易是也。有言登不言升者、左傳是也。]从斗。象形。[斛左耳爲升。右耳爲合。?以象耳形也。各本作亦象形。非。識蒸切。六部。]合龠爲合。龠容千二百黍。[十字各本無。今補。不補則五量惟升斗斛見於本書。且失其相絫之數矣。絫下云。增也。一曰十黍之重。正爲銖字張本。鬲下云。鼎屬。實五觳。又云。斗二升曰觳。正爲角部觳下無此義、故補之。亼部合下無一曰十龠爲合之文。龠部下無一曰龠容千二百黍之文。此處之當補、正同鬲下。非沾足也。合龠爲合。見律曆志。而尙書正義引作十龠。月令正義引作合。通典引作十。六典說唐制作合。是漢書古本不同。要以下文云合者合龠之量、躍於龠、合於合、廣雅二龠曰合、𣃔之。知十龠之非矣。古者一分一合謂之判合。叚是十龠、則此量不得名合。不得云合於合、合二龠爲合。猶之十二銖㒳之爲兩也。]

叶典

拼音sheng1

㈠ 此处为本字

①容量单位。斗的1/10,1000毫升为一升

②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斗的1/10

㈡【昇】或【陞】的简体字

③向上,高起,提高:~力(亦称“举力”)。~格。~华(a.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b.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迁。~值。~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提~。

异体:斘 昇 阩

③陞 𢦑 𦫵 𧿘 𨁠 𫝢 𫝣

异体:斘 昇 阩

③陞 𢦑 𦫵 𧿘 𨁠 𫝢 𫝣

其他解释

 略說: 甲金文從「斗」從一點,「斗」是用來舀水的長柄勺子,「升」象用斗盛酒或糧食,以便獻祭神祇,引申為一切升進之意,又用為容量單位。

62 字

 詳解: 甲金文從「斗」從一點,「斗」是用來舀水的長柄勺子,「升」象用斗盛酒或糧食,以便獻祭神祇,引申為一切升進之意,又用為容量單位。甲金文「升」、「斗」形近,兩字只差一點,這小點是所盛載的酒或糧食。有點的是「升」,無點的是「斗」。「斗」大於「升」,一斗的液體或糧食,倒在升裏,便會滿潟、滿溢出來,反映「升」比「斗」更小、更容易裝滿,甲骨文「升」字旁邊的小點便象滿溢出來的液體或糧食,所以用有一點的字形表示「升」,沒有一點的表示「斗」(孫雍長)。甲金文象以斗挹酒登進祭神之意,引伸為一切升進之意,又用為容量單位(參季旭昇)。參見「斗」。

  甲骨文用作容量單位,又表示祭祀時進獻祭品,又表示登進祭神之建築(參陳夢家)。金文表示進獻酒鬯,友簋:「升于厥文且(祖)考」。又用作容量單位,魏鼎:「三斗一升」。《說文》:「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段玉裁注:「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

  又由於戰國時各國的度量衡標準並不劃一,故秦始皇於兼併六國後,乃令丞相隗狀、王綰把秦孝公時代商鞅變法所制定的標準頒行全國,此即秦始皇二十六年詔書中所謂「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在這劃一過程中,升、斗等器物,亦在影響之列。515 字相關漢字: 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