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在手曰匊。从勹米。

  • 《字源》会意 与从勹(包)无关,也许是从(手)形之讹,如此匊字正从手从米会意

  • 《漢多》金文從「米」,「勹」聲,本義是兩手向上兜著,成半圓形,以捧盛米粒或其他物品。後加「手」為意符,造「掬」字。

详细解释
  • ju1满握;满捧

  • ju1捧起

IPA国际字符集

キク,コク;すくう

康熙字典

【子集下】【勹字部】

〔古文〕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六切,音菊。

【說文】在手曰匊。

【徐曰】手掬米,會意。

【玉篇】兩手也,滿手也,手中也,物在手也。

【詩·唐風】椒聊之實,蕃衍盈匊。

【朱子詩】從容出妙句,珠貝爛盈匊。又【韻會】一手曰匊。

【詩·小雅】終朝采綠,不盈一匊。

【賈島詩】虬龍一匊波,洗蕩千萬春。

【集韻】或作掬。 說文(121)

说文解字

在手曰匊。[唐風。椒聊之實。蕃衍盈匊。小雅。終朝采綠。不盈一匊。毛皆云。兩手曰匊。此云在手。恐傳寫之誤。手部曰。持、握也。握、搤持也。搤、捉也。捉、搤也。把握也。然則在手曰捉、曰搤、曰握、曰持、曰把。不曰匊也。據篇、韵所言則許書之譌久矣。玉篇曰。古文作臼。此語尤誤。臼者、叉手也。叉者、手指相錯也。廣韵以兩手奉物訓臼、誤矣。方言曰。掬、離也。燕之外郊朝鮮洌水之閒曰掬。此方俗殊語。不係乎本字也。]从勹米。[會意。米至𢽳。兩手兜之而聚。居六切。三部。俗作掬。]

叶典

㈠拼音ju1,同【掬】字。

①满握;满捧。

②用手捧起。

㈡【掬】、【鞠】的二简字。

异体:,𦥑

异体:,𦥑

其他解释

 略說: 金文從「米」,「勹」聲,是「掬」的初文。本義是兩手捧米,引申為滿握、捧起。

37 字

 詳解: 金文從「米」,「勹」聲,本義是兩手向上兜著,成半圓形,以捧盛米粒或其他物品。後加「手」為意符,造「掬」字。《說文》:「匊,在手曰匊。从勹、米。」段玉裁注:「兩手兜之而聚。」

  「掬」可以捧土,如《抱樸子.良規》「龍門沸騰,非掬壤所遏。」意謂黃河龍門波濤翻騰,不是一把土所能阻遏的(龐月光);也可以捧水,于良史〈春山月夜〉:「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還可以捧菜,《詩.小雅.采綠》:「終朝采綠,不盈一匊。」意謂採了一大早晨的綠菜,沒有採滿一捧(馬持盈)。現代漢語「掬」已很少用,因為「捧」已兼併了「掬」,「掬」只見於「笑容可掬」之類的成語中(王鳳陽)。

  金文用作人名,番匊生壺:「番匊生鑄媵壺。」意謂番匊生鑄造了陪嫁用的壺。郭沫若指出「匊」應讀為「鞠」,表示生養、撫育;「匊(鞠)」與「生」一個是字,一個是名,古人的字與名意義多相關,「番生」名「生」,字「匊(鞠)」,名字皆有生養、撫育之意。397 字相關漢字: 米,勹,掬,手,捧,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