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从肉。巤聲。

  • 《字源》形声

详细解释
  • la4祭名 冬至后三戌祭百神

  • la4农历十二月 如:腊八饭

  • la4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夏季(两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称一腊 如:戒腊;夏腊;法腊

  • la4冬季腌制的肉类 如:腊肉;腊肠 又引申为腌制

  • la4缉治

  • la4人出生后七天

  • lie4剑的两刃或剑身与剑柄交接处

IPA国际字符集

ロウ,リョウ;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字部】 【廣韻】盧盍切【集韻】【韻會】力合切【正韻】落合切,𠀤音蠟。

【說文】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也。

【禮·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

【註】此周禮所謂蜡祭也。

【前漢·武帝紀】祠門戸比臘。

【註】臘者,冬至後臘祭百神也。又【陳勝傳】臘月,勝之汝隂。

【註】張晏曰:秦之臘月,夏之九月。臣瓚曰:建丑之月也。又【正字通】風俗通:蔡邕獨斷,皆言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蜡,漢曰臘。一說月令,孟冬臘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漢始也。又鄭𤣥月令註:臘卽周禮所謂蜡。不知臘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別,鄭合爲一,非。又晉博士張亮議曰:臘者,接也,祭宜在新故交接也。俗謂臘之明日爲初歲,秦漢以來有賀,此皆古之遺俗也。又道書言,道家有五臘,正月一日爲天臘,五月五日爲地臘,七月七日爲道德臘,又以十月十二日爲民歲臘,十二月正臘日爲王侯臘。

 又【博雅】臘,索也。

 又刃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桃氏爲劒,臘廣二寸有半寸。

【註】臘,謂兩刃。

【疏】兩刃者,兩面各有刃也。

 又【正字通】眞臘,南蠻國名。

 又【集韻】力涉切,音巤。義同。 說文(121)

说文解字

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三戌下玉篇有爲字。非也。臘本祭名。因呼臘月、臘日耳。月令。臘先祖五祀。左傳。虞不臘矣。皆在夏正十月。臘卽蜡也。風俗通云。禮傳夏曰嘉平。殷曰淸祀。周曰大蜡。皇侃曰。夏殷蜡在己之歲終。皇說是也。秦本紀。惠王十二年初臘。記秦始行周正亥月大蜡之禮也。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十二月者、丑月也。始皇始建亥。而不敢謂亥月爲春正月。但謂之十月朔而已。項羽紀書漢之二年冬。繼之以春。繼之以四月。可證也。更名臘爲嘉平者、改臘在丑月用夏制。因用夏名也。臘在丑月、因謂丑月爲臘月。陳勝傳書臘月是也。漢仍秦制。亦在丑月。而用戌日、則漢所獨也。風俗通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大祭以報功也。漢家火行。火衰於戌。故曰臘也。高堂隆曰。帝王各以其行之盛而祖。以其終而臘。火生於寅。盛於午。終於戌。故火家以午祖。以戌臘。按必在冬至後三戌者。恐不在丑月也。鄭注月令曰。臘謂以田獵所得禽祭也。風俗通亦曰。臘者、獵也。按獵以祭。故其祀從肉。]从肉。巤聲。[盧盍切。八部。]

叶典

【腊

㈠】的繁体字。

异体:腊 臘 𦠼 𦡳 𫞇

异体:腊 臘 𦠼 𦡳 𫞇

其他解释

 略說: 戰國文字從「肉」,「巤」聲。本義為臘祭名。「臘月」即農曆十二月。

32 字

 詳解: 戰國文字從「肉」,「巤」聲。本義為臘祭。《說文》:「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从肉,巤聲。」段玉裁注:「臘本祭名,因呼臘月、臘日耳。」

  馬敍倫則認為「臘」的本義是臘肉,「臘」是冬季醃制的肉類,因為古人冬天用臘肉來祭神,所以「臘」又用為祭名。「臘月」即臘祭的月份,指農曆十二月。

  戰國竹簡用作「脅」,即兩膀,《望山楚簡》簡37:「𦙞(胸)臘(脅)病」,指胸口與兩膀處有疾病。漢帛書「臘」讀作「獵」,指狩獵,《馬王堆.老子甲本》第110行:「五色使人目明〈盲〉,馳騁田臘(獵)使人心發狂。」

  傳世文獻「臘」有用作本義,指祭名,《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也。』」杜預注:「歲終祭眾神之名。」因臘祭在年末舉行,因此「臘」又引申指農曆十二月。《史記.陳涉世家》:「臘月,陳王之汝陰。」裴駰集解引宗懍《荊楚記》:「臘節在十二月,故因是謂之臘月也。」由此加以引申,冬季醃制的肉類也稱為「臘」。現代漢語仍稱某種醃制的肉類為「臘」,如「臘肉」、「臘腸」等。

  由於古代把乾肉稱為「腊」,音同「昔」。後代又稱冬季醃制的肉類稱為「臘肉」,於是有人把「腊」當作「臘」的簡體使用,簡化字也採用了這個簡體(裘錫圭)。509 字相關漢字: 肉,巤,脅,獵,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