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大也。从自王。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㠯作始生子爲鼻子是。

  • 《字源》象形 本像火炬光焰上腾之形

  • 《漢多》「皇」字上面象插有羽毛的美玉,以裝飾冠冕,下面的「王」標聲,也兼表示王者所戴,本義是冠冕,引申為帝王。

详细解释
  • huang2大

  • huang2天

  • huang2君主 如:皇后;女皇;皇宫

  • huang2古时对封建王朝的敬称

  • huang2对先代或亡亲的敬称

  • huang2辉煌;庄盛 后作=煌煌

  • huang2美

  • huang2赞美;嘉许

  • huang2四面无壁的室或堂

  • huang2黄白色

  • huang2冠名,上面画有羽饰

  • huang2植物名 似燕麦

  • huang2鸟名 1.黄雀 2.传说中的雌凤 后作=凰凰

  • huang2草木之花

  • huang2通=惶 徘徊迟疑惶

  • huang2通=遑 闲暇遑

  • huang2通=匡(kuang1) 匡正匡

  • huang2通=況(kuang4) 连词 表示更进一层況

  • huang2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

  • huang2姓

  • wang3[皇皇]祭祀时心所向往貌

IPA国际字符集

コウ,オウ;すめら,すめらぎ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字部】

〔古文〕𦤍𦤐𤽙𤽚𤽧【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光切,音黃。

【說文】大也。

【風俗通】天也。

【爾雅·釋天疏】尊而君之,則稱皇天。

【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又【湯誥】惟皇上帝。

【傳】皇,大。上帝,天也。

 又三皇,伏犧,神農,黃帝是也。

【尚書·序疏】稱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

【風俗通】三皇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

 又有天下者之通稱。

【爾雅·釋詁】君也。

【白虎通】號也。號之爲皇者,煌煌人莫違也。

【書·呂𠛬】皇帝淸問下民。

【詩·大雅】皇王維辟。

【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稱皇帝。

【蔡邕·獨斷】皇帝,至尊之稱也。上古天子庖犧氏,神農氏稱皇。堯,舜稱帝。夏,殷,周稱王。秦幷以爲號,漢因之不改。

【前漢·高帝紀】漢王卽皇帝位,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又尊太公爲太上皇。

【註】太上,極尊之稱。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冶國,故不言帝。

【明制】太子稱皇,諸王以下不稱皇,皇族各戚屬宗人府掌之。

 又【禮·曲禮】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

【註】更設稱號,尊神異于人也。

 又【宋史·眞宗紀】祥符五年,親祀玉皇於朝元殿。

【註】玉皇,天帝聖號。又【鴻苞博蒐】佛一稱覺皇。

 又【博雅】美也。

【詩·大雅】思皇多士。

 又【爾雅·釋言】皇正也。

【詩·豳風】四國是皇。

 又莊盛也。

【儀禮·聘禮】賔入門皇。

 又美盛貌。

【詩·大雅】穆穆皇皇。

 又猶煌煌也。

【詩·小雅】皇皇者華。

【爾雅·釋言】皇,華也。

【疏】草木之華一名皇。

 又猶熒熒也。

【揚子·太𤣥經】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又猶栖栖也。

【禮·檀弓】皇皇如有,望而弗至。

 又於皇,歎美辭。

【詩·周頌】於皇來牟。

【註】於,音烏。

 又聿皇,疾貌。

【前漢·揚雄·校獵賦】武騎聿皇。

 又遹皇,往來貌。

【張衡·思𤣥賦】察二紀五緯之綢繆遹皇。

 又冠名。上畫羽飾也。

【禮·王制】有虞氏皇而祭。

 又屏風名。王坐所置也。

【周禮·天官】掌次設皇邸。

 又舞名。析五采羽,持以舞也。

【周禮·地官】舞師掌敎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

【註】皇或爲䍿。

 又鳳皇,靈鳥也。

【書·益稷】鳳皇來儀。

【傳】雄曰鳳,雌曰皇。皇,通作凰。

【集韻】亦作䳨。

 又【爾雅·釋鳥疏】皇,一名黃鳥。俗呼爲黃離留。

 又【爾雅·釋草疏】皇,一名守田。似燕麥子,如彫胡米,生廢田中。

 又【埤雅】驪馬黃白曰皇。

【詩·豳風】皇駁其馬。

 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歲星,十月出,名天皇。又國皇星,大而赤。

 又餘皇,舟名。

【左傳·昭十七年】楚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俗作艅艎。

 又矞皇,神名。

【前漢·司馬相如傳】前長離而後矞皇。

【史記】作潏湟。

 又冢前闕曰皇。

【左傳·莊十九年】葬于絰皇。

 又寢門闕曰皇。

【左傳·宣十三年】屨及于窒皇。

 又室無四壁曰皇。

【前漢·胡建傳】列坐堂皇上。

【博雅】作堭,非。

 又㵎名。

【詩·大雅】夾其皇㵎。

 又山水名。

【山海經】皇人之山,皇水出焉。

 又地名。

【春秋·昭二十二年】劉子單子以王猛居于皇。

 又姓。

【左傳疏】宋戴公子皇父,其子孫以皇爲氏。又皇甫,複姓。

 又【諡法】靖民則法曰皇。

 又與遑偟徨𠀤通。

【左傳·昭三十二年】不皇啓處。

【詩·小雅】作遑。

【爾雅·釋訓】作偟,暇也。

【前漢·揚雄甘泉賦】溶方皇于西淸。

【註】猶仿偟也。一作彷徨。

 又【正韻】戸廣切,黃上聲。

【禮·少儀】祭祀之美,齊齊皇皇。陸德明讀。

 又【正韻】于放切,黃去聲。義同。徐邈讀。

 又【集韻】羽兩切,音往。皇皇,祭祀之儀。

【禮·少儀註】皇,讀如歸往之往。

【疏】謂心所繫往,孝子祭祀,威儀嚴正,必有繼屬,故齊齊皇皇也。

【詩·魯頌】烝烝皇皇。

【箋】皇皇,當作暀暀。猶往往也。

 【說文】本从自,始也。

【徐曰】自,從也。故爲始也。今省作白。


考證:〔【爾雅·釋天疏】尊而君子,則稱皇天。〕 謹照原文君子改君之。〔【爾雅·釋言】匡正也。〕 謹照原文文義匡改爲皇。〔【前漢·天文志】太歲,十月出,名天皇。〕 謹照原文太歲改歲星。 史記(-86)

说文解字

大也。[見詩毛傳。]从自王。[依韵㑹補王字]自、始也。始王者、三皇。[王各本譌皇。今正。先鄭注周禮云。四類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民咸祀之。尚書大傳。燧人爲燧皇。伏羲爲羲皇。神農爲農皇。譙周說同。白虎通曰。三皇者何。伏羲、神農、燧人。則改燧人居第三。恐非舊也。鄭依春秋緯。伏羲、女媧、神農爲三皇。皇甫謐說同。]大君也。[始王天下、是大君也。故號之曰皇。因以爲凡大之稱。此說字形㑹意之恉。幷字義訓大之所由來也。皇本大君。因之凡大皆曰皇。假借之法準此矣。]自讀若鼻。[自下曰鼻也。則自鼻二字爲轉注。此曰自讀若鼻。言皇字所从之自讀若鼻。其音同也。]今俗㠯作始生子爲鼻子是。[楊氏雄方言曰。鼻、始也。嘼之初生謂之鼻。人之初生謂之首。許謂始生子爲鼻子。字本作鼻。今俗乃以自字爲之。徑作自子。此可知自與鼻不但義同。而且音同。相假借也。今俗、謂漢時也。鉉本無作字。誤。鍇本有。新刻刪之。胡光切。十部。]

叶典

㈠拼音huang2

①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帝。~后。~宫。~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权。

②大:~~巨著。冠冕堂~。

③对先代的敬称:~考(对亡父的尊称)。

④古同【遑】,闲遐。

⑤古同【惶】,恐惧。

⑥姓。

㈡【凰】的简化草案,见《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5)、【徨】的二简字。

异体:𤽙 𤽚 𤽢 𤽧 𦤃 𦤍 𦤐 ,𫭠

异体:𤽙 𤽚 𤽢 𤽧 𦤃 𦤍 𦤐 ,𫭠

其他解释

 略說: 「皇」字上面象插有羽毛的美玉,以裝飾冠冕,下面的「王」標聲,也兼表示王者所戴,本義是冠冕,引申為帝王。

51 字

 詳解: 「皇」字甲金文從◎從「王」聲。◎象上面插有翎羽的三叉形(或山字形)玉器,用作冠冕的裝飾,下部的「王」除了標聲之外,也兼表示這種冠飾是王者所佩戴,本義是冠冕。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出土三叉形玉冠飾,在三叉上各有三個孔用以插彩色羽毛,背面底部又有安插柄的孔,和甲骨文有長柄的字形吻合。這些三叉形玉飾出土時都位於死者的頭部附近。江蘇高淳朝墩頭遺址12號墓出土的良渚玉人頭戴三叉形冠,可以為證。《禮記.王制》:「有虞氏皇而祭」,鄭玄注:「皇,冕屬也。畫羽飾也。」

  「皇」字的本義是冠冕,最初由巫師或權貴所戴,後來稱君主為皇帝。由於插有羽飾的冠冕十分華麗,所以「皇」又有美麗之義,《廣雅.釋詁》:「皇,美也。」光輝燦爛之美稱為「煌」,又形容樂聲之美,鐘鼓鏗鏘悅耳稱為「鍠」、「韹」。而皇帝是最高權力的統治者,所以「皇」又有大義。

  甲骨文辭殘,意義不詳。金文表示大也,美也,王孫鐘:「于我皇且(祖)文考」。金文凡「皇祖」、「皇考」皆是稱美之文(劉心源)。《說文》:「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今俗以始生子爲鼻子。」又用作狀聲詞,是「鍠」的初文,沇兒鐘:「皇皇熙熙,眉壽無期。」又用作人名。

  「皇」字的構形過去主要有三說:一說上部象火炬之形,象火光輝煌,是「煌」的初文(何琳儀、季旭昇)。二說上部象日光放射之形,是「煌」的初文(吳大澂),朱芳圃則認為下部是燈,上象燈光。三說上部象王之冠冕,上插有羽毛為飾(汪榮寶)。從出土良渚玉冠飾和玉人可證,汪榮寶的說法是正確的。643 字相關漢字: 王,煌,鍠,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