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逐也。从辵。𠂤聲。

  • 《字源》形声

  • 《漢多》甲骨文從「𠂤」從「止」,「𠂤」是「師」字,古代「師」表示軍隊,「止」象腳形,腳趾皆向着「𠂤」,會追趕軍隊、師旅之意。

详细解释
  • zhui1追赶

  • zhui1随,随从

  • zhui1回溯,上溯已往

  • zhui1补救,事后补行

  • zhui1寻求;追求

  • zhui1追究

  • zhui1催逼;索取

  • zhui1逮捕,拘捕

  • zhui1削夺;收缴

  • zhui1祭祀先人,表示追念

  • zhui1送别,饯送

  • zhui1招引;召回

  • zhui1中医指补益

  • zhui1古国名,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所建

  • zhui1姓

  • dui1钟钮

  • dui1通=彫(雕diao1) 雕琢玉石彫

  • dui1通=堆 沙堆堆

  • tui4和柔毛

IPA国际字符集

ツイ,タイ;おう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 【唐韻】陟隹切【集韻】【韻會】中葵切,𠀤音䨨。

【廣韻】隨也。

【增韻】逮也。

【玉篇】送也。

【詩·周頌】薄言追之。

【註】謂已發上道而追送之也。

【前漢·韓信傳】公無所追。追,信詐也。

 又【說文】逐也。

【周禮·秋官·士師】掌鄕合,以比追胥之事。

【註】追,追𡨥也。

【左傳·莊十八年】追戎于濟西。

 又【玉篇】及也,救也。

【書·五子之歌】雖悔可追。

【註】言雖欲攺悔,其可及乎。

【論語】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左傳·襄九年】圍宋彭城,非宋地,追書也。

【註】追書者,其地已非宋有,追使屬宋也。

 又凡上溯已往曰追。

【詩·大雅】聿追來孝。

【左傳·成十三年】追念前勳。

 又遂非曰追非。

【前漢·五行志】歸獄不解,兹謂追非。

【註】謂歸過于民,不罪己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又國名。

【詩·大雅】其追其貊,奄受北國。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雷切,音堆。

【玉篇】治玉名。

【周禮·天官·追師註】追,治玉石之名。

【詩·大雅】追琢其章。

 又毋追,冠名。

【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釋文》上音牟下多雷反。

 又鐘紐。

【孟子】以追蠡。

 又【字彙補】旬爲切。與隨通。

【楚辭·离騷】背繩墨以追曲兮。

【註】追,古與隨通。

 又叶馳僞切,音墜。

【司馬相如·上林賦】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先後陸離,離散別追。


考證:〔【周禮·秋官·士師】掌卿合,以比追胥之事。〕 謹照原文卿改鄕。〔又母追,冠名。

【禮·郊特牲】母追,夏后氏之冠也。

【註】母追,讀爲牟堆。別作頧。〕 謹照原文兩母字𠀤改毋。冠改道。註以下改釋文上音牟下多雷反。〔又與隨通。

【楚辭·九歎】背繩墨以追曲兮。〕 謹照原書九歎改离騷。 說文(121)

说文解字

逐也。[詩、禮假爲治金玉之鎚。]从辵。𠂤聲。[陟隹切。十五部。]

叶典

㈠拼音zhui1。

①赶,紧跟着:~逐。~逼。~随。~光。~剿。~捕。~奔逐北。

②回溯过去,补做过去的事:~溯。~悼。~加。~认。

③竭力探求,寻求:~问。~寻。~究。~索。

㈡拼音dui1。

①雕琢:~琢(雕刻)。

②古代乐器钟上用以悬挂的钮眼。

异体:𠂤

异体:𠂤

其他解释

 略說: 甲金文「追」會追趕軍隊、師旅之意(楊樹達)。

22 字

 詳解: 甲骨文從「𠂤」從「止」,「𠂤」是「師」字,古代「師」表示軍隊,「止」象腳形,腳趾皆向着「𠂤」,會追趕軍隊、師旅之意(楊樹達)。金文從「辵」從「𠂤」,或從「彳」,或加從「口」。

  甲骨文用作本義,表示追趕、追擊,《屯》190:「弜追召方」,表示不要追趕召方。甲骨文「追」用於人,「逐」用於禽獸(楊樹達)。

  金文也用作本義,表示追逐、進擊,用於軍事。多友鼎:「武公遣乃元士羞追于京𠂤(師)。」又表示追祭,夨令方尊:「敢追明公賞于父丁」,是說敢用明公賞賜之物追祭父丁(陳秉新)。又用作人名,仲追父方彝:「中(仲)追父乍(作)宗彝。」又有「追孝」一詞,表示孝事先人,即設食祭祀先人,以寄追思。伯椃簋:「用追考(孝)于厥皇考」。《正字通》:「追,祭先而永思不忘也。」《周禮.春官宗伯.司尊彝》:「凡四時之間祀,追享、朝享」,鄭玄注:「追享,謂追祭遷廟之主,以事有所請禱也。」

  《說文》:「追,逐也。从辵、𠂤聲。」400 字相關漢字: 𠂤,止,師,辵,彳,口,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