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佀羹魁。柄中有道。可㠯注水酒。从匚。也聲。

  • 《字源》形声 (有象形金文初文)

  • 布之道《廣韻形聲考》匜,古文字作「它」聲。秦漢文字系統中「它」「也」聲或混作,今別之。可參:徐寶貴《以“它”“也”爲偏旁文字的分化》、劉洪濤《上古音“也”字歸部簡論》、劉艷娟,張再興《秦漢簡帛中“它”“也”及從“它”、從“也”之字研究》等。

详细解释
  • yi2古代一种盛水、酒的器具 形如瓢,有流和鋬

IPA国际字符集

イ,タ,ダ;

康熙字典

【子集下】【匚字部】

〔古文〕也【唐韻】弋支切【集韻】【韻會】余支切【正韻】延知切,𠀤音移。

【說文】盥器。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

【禮·內則】敦牟巵匜。

【唐書·百官志】盥則奉匜。又【集韻】【類篇】【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𠀤音酏。又【集韻】唐何切,音駝。義𠀤同。又【正譌】也,古匜字,借爲助辭,羊者切。助辭之用旣多,故正義爲所奪,又加匚爲匜以別之。實一字也。 說文(121)

说文解字

佀羹魁。[斗部曰。魁、羹枓也。枓、勺也。匜之狀似羹勺。亦所以挹取也。]柄中有道。可㠯注水酒。[道者、路也。其器有勺。可以盛水盛酒。其柄空中。可使勺中水酒自柄中流出。注於盥槃及飲器也。左傳。奉匜沃盥。杜曰。匜、沃盥器也。此注水之匜也。內則。敦牟卮匜。非餕莫敢用。鄭曰。卮匜、酒漿器。此注酒之匜也。今大徐本無酒字。小徐有之。韵會刪酒。而以盥器二字冠於似羹魁之上。妄甚。若左傳釋文引說文無酒字、因經注但言盥耳。]从匚。[此器葢亦正方。]也聲。[此形聲中有會意。从也者、取其流也。移尒切。按篇、韵平聲。古音十六十七部皆可讀。]

叶典

拼音yi2

①古代一种盛水洗手的用具。

②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

异体:𠤷

异体:𠤷

其他解释

 略說: 「匜」從「匚」,「也」聲,是用來倒水的器皿。

22 字

 詳解: 「匜」是用以倒水洗手的水器,與盤配合使用,用匜來倒水,用盤來承水,始見於西周中晚期(參《金文形義通解》)。「匜」形橢長,狀似瓢,前有流,後有鋬。《說文》:「匜,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从匚,也聲。」

  金文用作本義,指用來倒水洗手的青銅器,宗仲匜:「宗仲乍(作)尹姬匜。」表示宗仲為尹姬鑄造了這件匜。

  金文從「它」聲,或從「也」為聲符。宗仲匜字形象「匜」側視之形。183 字相關漢字: 匚,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