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進也。象艸木益茲上出𨔶也。凡出之屬皆从出。

  • 《字源》会意 从止,从凵。古人穴居,出字像人离开坎穴

  • 《漢多》甲金文從「止」從「凵」,甲骨文「凵」或作「口」。「止」象腳趾,「凵」是「坎」的初文,「凵」、「口」皆象洞穴。古人穴居,「出」象足自山洞中步出,本義是外出。

详细解释
  • chu1从里面到外面 与“进”、“入”相对

  • chu1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 如:看得出;跑出大门;做出成绩

  • chu1离开

  • chu1出现;显露 如:出名;水落石出

  • chu1产生;出产

  • chu1制作

  • chu1出仕;做官

  • chu1逾越;超出 如:出轨;出界

  • chu1向外突出部分称“出”

  • chu1到;临 如:出席;出庭

  • chu1居于;处在

  • chu1驱逐

  • chu1旧称弃逐妻子曰出

  • chu1释放;开脱

  • chu1往外拿;拿出

  • chu1发出;发泄

  • chu1亲属称谓,指外甥

  • chu1量词 番

  • chu1一段独立的剧目或节目为一出 今为=齣的简化字齣

IPA国际字符集

シュツ,スイ,シュチ;でる,だす

康熙字典

【子集下】【凵字部】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𠀤春入聲。

【說文】進也。

【廣韻】見也,遠也。

【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

【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

【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

【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又【周禮·秋官·大司𡨥】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

【註】出謂越獄逃亡也。又【增韻】斥也。

【正韻】亦作黜絀。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𠀤推去聲。自中而外也。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僞切,吹去聲。

【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又叶敕律切,音黜。

【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又【韻補】叶側劣切,音茁。

【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又叶赤知切,音侈。

【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又叶赤至切,音熾。

【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

【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說文(121)

说文解字

進也。[本謂艸木。引伸爲凡生長之偁。又凡言外出爲內入之反。]象艸木益茲上出𨔶也。[茲各本作滋。今正。茲、艸木多益也。艸木由才而屮而㞢而出。日益大矣。尺律切。十五部。]凡出之屬皆从出。

叶典

拼音chu1

①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②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③离开:~发。~轨。~嫁。

④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⑤发生:~事。

⑥显露:~现。~名。

⑦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⑧来到:~席。~勤。

⑨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语~《孟子》。

⑩显得量多:这米~饭。

⑾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㈡【齣】的简体字

⑿传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异体:岀

㈡齣 㞮

异体:岀

㈡齣 㞮

其他解释

 略說: 甲金文從「止」從「凵」,甲骨文「凵」或作「口」。「止」象腳趾,「凵」是「坎」的初文,「凵」、「口」皆象洞穴。古人穴居,「出」象足自山洞中步出,本義是外出。

77 字

 詳解: 甲金文從「止」從「凵」,甲骨文「凵」或作「口」。「止」象腳趾,「凵」是「坎」的初文,「凵」、「口」皆象洞穴。古人穴居,「出」象足自山洞中步出,本義是外出。

  古人有居於山洞,因此以脚趾向背山洞,表達進入和離開的意思。「出」字之「止」向外,象離家外出。而「各」字「止」向內,象進入之形。參見「各」。

  甲骨文用作本義,《合集》5063:「王出」,指商王出行。《合集》33006:「出日」,即日出。《書.堯典》:「出日」。《合集》7205:「勿出兵」。又用作貞人名。

  金文也用作本義,表示外出,啟卣:「王出獸(狩)南山」,表示王出去南山狩獵。又表示支出、繳納,兮甲盤:「淮尸(夷)舊我帛畮人,母(毋)敢不出其帛」,表示淮夷是我的臣屬,不敢不進貢布帛。又表示發出、發佈,永盂:「公迺出氒(厥)命」,表示公於是發出他的命令。

  金文「出內(納)」又作「出入」,即傳達王或諸侯的命令,大克鼎:「出內(納)王令」、「出內(納)朕令」,表示傳達我的命令。《書.舜典》:「夙夜出納朕命。」

  《說文》:「出,進也。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凡出之屬皆从出。」469 字相關漢字: 止,凵,口,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