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字源解析

基本解释
  • 《說文》民所安定也。亭有樓。从高省。丁聲。

  • 《字源》形声 从⿳亠口冂,丁声

  • 《漢多》郭沫若甲金文疑從「京」從「丁」,構形初義不明,郭沫若認為金文「亭」從「高」省,「丁」聲。按金文「丁」與「亭」字所從有別,待考。

详细解释
  • ting2古代设在道旁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处所

  • ting2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

  • ting2古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

  • ting2亭子 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形建筑物,多建筑在园林中、风景名胜处或路旁,供人休息、观赏

  • ting2平均;调和

  • ting2直

  • ting2养育

  • ting2山梨

  • ting2同=停 1.停留;停滞 2.量词 份;股停

  • ting2姓

IPA国际字符集

テイ,チン,チョウ;あずまや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亠字部】 【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𠀤音庭。

【說文】民所安定也。

【釋名】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

【風俗通】亭,留也,行旅宿會之所館也。

【東觀漢紀】衞䬃爲桂陽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郵。又【前漢·趙充國傳】分屯要害,冰解漕下,繕鄕亭,浚溝渠。

 又亭長。

【後漢·百官志】十里一亭,十亭一鄕。有亭長持更板以劾賊,索繩以執賊。亭長舊名負弩,改爲亭長。或爲亭父。

【揚子·方言】楚東海之閒,亭父謂之亭公。

 又【前漢·平帝紀】因郵亭書以聞。

【註】郵亭,行書之舍,卽今驛遞。

 又直也。

【史記·五帝紀】以征不亭。

 又平也,均也。

【前漢·酷吏傳】張湯平亭疑法。

【淮南子·原道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

 又亭亭,山名,在泰山下。

【史記·封禪書】黃帝封泰山,禪亭亭。

 又亭亭,聳立貌。

【太公·兵法】高山盤石,其上亭亭。

 又【黃庭經】九原之山何亭亭。

【註】猶心也。

 又亭毒,化育也。

【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

【註】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

 又亭午。

【孫綽·遊天台山賦】羲和亭午,游氣高褰。

【註】亭,至也。午,日中也。游氣,海氣也。褰,開也。言氣開見日也。一曰亭午卽直午之義。

 又【古今注】蜻蜓一名靑亭,色靑而大者是也。

 又水止曰亭。與渟同。

【前漢·西域傳】其水亭居。

 又【韻補】叶徒陽切。

【班固·高祖泗水亭𥓓】寸木尺土,無竢斯亭。揚威斬蛇,金精摧傷。 說文(121)

说文解字

民所安定也。[亭定㬪韵。周禮。三十里有宿。鄭云。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矣。百官公卿表曰。縣道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後漢志曰。亭有長以禁盜賊。風俗通曰。亭、畱也。葢行旅宿會之所館。釋名曰。亭、停也。人所停集。按云民所安定者、謂居民於是備盜賊、行旅於是止宿也。亭定㬪韵。亭之引伸爲亭止。俗乃製停渟字。依釋名則漢時巳有停字。而許不收。徐氏鉉云。低債價停僦伺六字皆後人所加。是也。]亭有樓。[故从高。]从高省。丁聲。[特丁切。十一部。]

叶典

拼音ting2

①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牡丹~。

②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邮~。岗~。

③适中,均匀:~匀。

④正,当:~午(正午,中午)。

异体:𠅘 𠅝

异体:𠅘 𠅝

其它释义:越南字释义

同【𠀲】字。

其他解释

 略說: 甲金文疑從「京」從「丁」,構形初義不明,郭沫若認為金文「亭」從「高」省,「丁」聲。按金文「丁」與「亭」字所從有別,待考。

60 字

 詳解: 甲骨文辭殘,用義不詳。金文表示止宿之所,陳純[父缶]:「格茲安陵亭」(釋文據郭沫若)。

  《說文》:「民所安定也。亭有樓,从高省,丁聲。」段玉裁注:「《風俗通》曰:亭,留也。蓋行旅宿會之所館。」97 字相關漢字: 京,丁,高